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防雷安全监管平台研究

 提示:点击图片可以放大
来源:爱游戏官网登录入口唯一    发布时间:2023-12-27 01:27:06

  依托“互联网+”技术,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革,建设中山防雷安全信息化监管平台,实现全市防雷安全工作动态监管,着力打造监管“统一门户”、信息化监管“一张网”,利用GIS 技术形成防雷安全重点单位分布图、防雷检验测试的机构图、雷电灾害分布图“三张图”,建成防雷安全重点单位信息库、检验测试的机构信息库和执法人员信息库“三个库”。利用大数据实现雷电灾害风险管理、安全生产经营企业管理、防雷服务机构管理、安全监管与执法管理和雷电高风险场所管理“五大模块”功能,提高我市防雷检验测试质量管理规范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切实加强防雷安全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随着国务院“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深入推进, 防雷检验测试市场稳步放开, 气象部门安全监管责任加重,如何科学有效监管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防雷安全监管工作的现状,利用“互联网+”技术,探索防雷安全监管新模式,实现“线上可看,线下可查,查看结合”,极大的提升防雷安全监管水平。

  中山市位于雷暴多发区,年均雷暴日为75.8 天,年雷暴日最多达115天。中山市因雷击造成的停电、停产、建筑物及设备损坏、人员受伤或死亡等事故屡有发生,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导致非常严重危害,据不完全统计,中山市每年因雷电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千万元。随着防雷检验测试业务开放,慢慢的变多的防雷检测企业进入中山。有一些防雷检验测试的机构与建筑企业的施工方存在千丝万缕的利益关联。

  “左手施工、右手检测”的情况偶有发生。为降低和减少我市雷电灾害风险,落实防雷安全主体责任,对逐步加强和规范检验测试的机构检测行为以及防雷装置检验测试业务的监管最重要且必要。

  随着中山防雷检验测试业务的开放,慢慢的变多的防雷装置检验测试公司进入中山开展相关业务,如何落实防雷服务市场的“放”得开、“管”得住、“服”务高效,有必要采取科学高效规范的管理手段。

  以前采取了比较传统的手工记录、人工传阅的方式,明显不符合政务管理与服务高效、便捷的要求。目前防雷减灾工作面临新形势、新要求,迫切地需要创新防雷安全监督管理模式,全方面提升防雷安全监管能力,从监督管理模式多元性管理的要求角度,有必要建设一套中山创新防雷监管可视化平台做风险管理和行业监管。

  ①构建防雷安全责任体系,落实防雷安全主体责任。建立“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安全责任体系,利用互联网+技术方法,使气象部门更好履行防雷监管职责,有效落实防雷减灾责任和措施。

  ③建立责任到位、全方面覆盖防雷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不断的提高防灾减灾能力。通过平台制定综合自动评价企业防雷安全风险情况,在地图和列表中用“红、黄、绿”三种颜色显示“整改、提醒、合格”三种状态,线上就可查看重点防御单位的防雷安全检测和隐患排查情况,有利于对防雷安全工作进行动态管理。

  ④完善雷电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强化防雷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可以对接广东省防雷安全监察平台等,将易受雷电灾害影响敏感区域的重点企业和事业单位纳入平台,及时推送雷电预警信息,提高重点场所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按照总体设计思想,整个体系分为八个逻辑结构、四个逻辑层次。基础设施层包括了操作系统和数据存储,这个部分基于电子政务云。应用支撑层包括应用服务、基础应用组件和容器组件。业务支撑层包括业务基础组件(工作流、动态表单等)和业务功能层。展现层包括了浏览器端和移动电子设备端。系统维护管理和信息安全管理为系统提供运行保障。管理员可以在办公环境通过桌面浏览器访问平台系统,同时监管人员和检验测试的机构人能通过手机APP根据权限要求和身份验证访问平台。

  本平台实现“一门户、一张网、三张图、三个库、五大模块”,构建防雷服务新业态,提升防雷服务质量和效益,更好地发挥防雷减灾服务公共安全的作用。

  提供统一入口访问各种资源信息,能查看通知公告、政策法规、抽检抽查信息、企业信息“红黄绿”榜、检验测试的机构“红黑榜”等,“一门式”“、一网式”使防雷监管更直观、更清晰。

  实现雷电灾害风险管理、安全生产经营企业管理、防雷检验测试的机构管理、防雷安全监管与执法双随机管理、雷电高风险场所管理(五大功能模块)、防雷GIS 地图管理(三张图)、基础数据维护管理(三个库)、统计报表管理、系统管理等。

  建立中山市雷电灾害数据库,便于开展雷电灾害事故调查、鉴定、分析、统计查询和应急处置工作,有利于提高我市防灾减灾能力。

  建立检验测试的机构信息模块,对检验测试的机构情况一目了然。使用百度地图,结合单位基础信息,在地图上进行单位的定位、基础信息的显示等,查看指定区域内的单位信息。检验测试的机构检测行为进行监管。技术人员将检测现场的实时信息,利用移动终端采集的照片、视频等信息的上传,实现远程实时监控。现场人员使用智能移动电子设备,将现场设备情况以拍照、视频的形式进行信息采集,通过手机APP 应用上传至服务器,内部办公人员可在电脑设备上查看现场当前的状态信息,实时作出反馈和处理。为了有效监管,将根据是否按要求开展检测活动、遵纪守法、诚信经营、信用、质量考核结果、抽检抽查等方面做考核,并对防雷装置检验测试的机构实行“红黑名单”管理,显示到一张图上,使我们监管更有明确的目的性。“红黑名单”的健立健全是防雷检验测试的机构管理和市场监督管理机制的重要举措,对切实履行防雷监管职责、提高防雷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基于百度地图的防雷重点单位信息管理:使用百度地图,结合单位基础信息,在地图上进行单位的定位、基础信息的显示等,查看指定区域内的单位信息。可通过地图的方式,直接修改单位信息,实现单位信息的一致性。制定综合自动评价企业防雷安全风险情况,在地图和列表中用“红、黄、绿”三种颜色显示“整改、提醒、合格”三种状态。其中,“绿色”表示该企业目前防雷安全管理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无风险隐患“;黄色”表示企业防雷装置年度检测将在1 个月内到期,到时会通过电话、QQ 群、短信等方式提醒企业及时申报年检,并要求在取得检测报告后及时报备;“红色”表示企业存在制度建设缺失、年度检测过期或已知隐患未整改等重大防雷安全风险,直至隐患排除恢复“绿色”。

  功能最重要的包含:抽检抽查、监督检查、高风险场所检查、查询、任务处理反馈等。

  功能包含检测任务反馈、检测任务签到、检测任务查询(待办/已办、办理中)、消息提示、通知公告、检查机构自查反馈。

  对社会公众人员及公司进行雷电雷电灾害的科普宣介、发布防雷新闻与预防的方法、宣传政策法规、并提供随拍上传功能全民参与防雷减灾工作。

  根据国务院“放管服”改革新要求,依托网络技术推动“互联网+防雷监管”,探索推行以远程监管、移动监管、预警防控为特征的非现场监管,做到“线上可看,线下可查,查看结合”,“一门户、一张网、三张图、三个库、五大模块”,构建防雷服务新业态,使防雷安全监管更加规范化,做到了执法留痕,检查有迹可循。通过大数据比对,对公司进行实时风险评估,动态调整风险等级,实现防雷安全风险监管,提升防雷服务质量和效益,更好地发挥防雷减灾服务公共安全的作用。

  [1《]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省气象局〈广东省全面深化气象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函〔2014〕185 号).

  [3]张凌云,贺亚雄,李敬媛,等.榆林市防雷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简介[J].陕西气象,2018(6):35-38.

  [4]李家启,王月宾.构建“五个体系”创新防雷安全监督管理模式[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7(01).

  [5]吴琼,王斌飞,李欣颖,郝思丞.盘锦市气象局防雷安全监管系统设计[J].农业科学技术与信息,2018(16):41-42.